Đếm ngược thời gian đăng ký DEINSIGHT2025 đã bắt đầu! Hãy cùng tham gia với các nhà lãnh đạo trong ngành AI và tiền điện tử tại Thung lũng Silicon vào ngày 5 tháng 10! [Đăng ký ngay bây giờ]
API Tải ứng dụng RootData

論從根兒上就不行的 Helium 為什麼不行,兼論 Web3 行研方法

2024-09-19 10:52:04

Chia sẻ để

作者:北辰

除了幣價不行(距最高點跌去了97.6%),Helium似乎沒有理由不被看好------最頂級的資本共投資了3.65億美元、科技巨頭高P構成的團隊以及非常火的DePIN(分佈式硬體基礎設施網路)敘事。

何況以當下的市場環境,幣價不行也不能說明項目不行……但是Helium真的不行。

Steven下週會以通信工程師的視角來解讀為什麼區塊鏈不適用於硬體基礎設施,而本文僅為拋磚引玉,試以Helium為例,從商業角度來說明一下為什麼這類項目不行(區塊鏈部分則有待於Steven補齊),順便diss一下那些吹Helium的行研分析。

本文之所以先拿Helium開刀,是因為正好前幾天Coinbase Assets將HNT列入上幣路線圖,我的第一反應是------它咋還活著?然後能看到的資料大多都在吹它(從英文世界到中文世界,甚至還有付費的),就按捺不住想發表一下暴論!

Helium是做什麼的?

很多關於Helium的研報,完全是按照官方的技術文檔總結了一堆普通人看不懂的物聯網技術簡介,最後結論是「既然物聯網很有未來,區塊鏈也很有未來,那麼毫無疑問,Helium必然很有未來,買它!」。

我認為科普Helium是做什麼的,最簡潔的方式莫過於用Filecoin來類比。

Filecoin是做分佈式存儲的,主要是發了一個幣(FIL),然後以「存儲即挖礦」的方式激勵大家去把文件存儲在IPFS上。

Helium是做分佈式無線網路的,主要是發了一個幣(HNT),然後以「開熱點即挖礦」的方式激勵大家去給Helium的無線網路提供熱點。至於HNT的作用,完全可以參考FIL。

Helium的熱點有兩種標準,一種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蜂窩網路,但最核心的還是LoRaWAN(一種低功耗廣域網),數據速率雖然只有0.3-50kbps,但覆蓋範圍達16公里,電池續航時間更是能長達10年,而且支持專用網路與公共網路,對於物聯網(IoT)而言完全夠用了。

注意,LoRaWAN網路不是讓你刷短視頻打遊戲的,而是給那些只需要傳輸少量信息的設備提供網路的(如GPS跟蹤器、環境傳感器、氣象儀、停車計時器等)。

如果說Filecoin至少是從創始人胡安的美好願景出發,只是後來被賣礦機的給玩爛了,那麼Helium純粹就是從賣礦機出發的------早期只准官方賣礦機(專用路由器,用戶買來接入電源並與Wi-Fi或以太網端口連接,然後部署錢包並同步,即可挖礦),不然不給獎勵,後來開放給第三方製造商,但需要社區和基金會的批准。

介紹到這裡,你注意到沒有------Helium的公鏈只是扮演發幣以及訂單結算的作用(所以那些早期照著技術文檔吹他們的公鏈技術的,吹了個寂寞),而這個功能完全不需要公鏈也可以!

於是Helium終於在去年迷途知返,並在今年4月份遷徙到了Solana,用智能合約做了公鏈做的事。

現在你對Helium是幹嘛的應該有了直觀的了解------搭建了一個無線網路,鼓勵大家買路由器來提供熱點。Helium未來能否起飛,完全取決於是否有物聯網項目採用他們的網路,而這純粹是商業邏輯的問題。

Helium的商業邏輯

LoRaWAN網路從通信網路技術上來講取代2G網路沒問題 (唯一被詬病的是目前還沒有通用標準,所以安全性較低),而且確實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採用該網路,但是Helium自身的商業邏輯有很大的問題。

礦工購買路由器,給周邊提供網路來賺取總量有限的HNT獎勵,這沒有任何問題,但是HNT的價值捕獲是什麼?是物聯網硬體如果要接入這個網路,就需要銷毀HNT,然後產生對應的DC(錨定0.00001美元),最後用DC來支付。

理論上Helium的用戶適用於所有的只需要傳輸少量信息的物聯網項目,正如他們所宣傳的那樣------GPS跟蹤器、環境傳感器、氣象儀、停車計時器、滑板車等,甚至雀巢在歐洲的辦公室冰箱。而且滑板車已被對方闢謠,稱只是短暫做過測試而已。

然而實際上,Helium的物聯網需求根本就是偽需求。且不論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工業物聯網設備,就是扭蛋機、咖啡機、快遞櫃、售貨機這種日常消費場景的物聯網設備,甚至連音箱、电飯煲、掃地機器人這種日常 家居用品都不會考慮接入第三方的網路!

一來安全性存疑,二來他們要建立自己的物聯網生態(如小米IoT開發者平台),只有無關緊要的也沒有遠大理想的物聯網項目才出於成本考慮去使用Helium。

這就跟企業的數據不會考慮通過Filecoin來存儲一樣,不過話說回來,據我所知,一些短視頻平台的部分冷數據交給了Filecoin礦工來處理。

所以在Helium宣傳的生態項目中,相當一部分是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對方案例庫裡多一個Helium作為備選方案也有利於PR,所以這個含金量約等於互聯網公司與AWS、阿里雲建立合作關係。

當然,Helium還有一個5G敘事,你完全可以理解為用相同的邏輯再賣一波5G路由器(這個是通用的蜂窩網路,面向用戶也是普通移動端用戶),賺的代幣是MOBILE,可兌換為HNT。據創始人介紹,以後還會準備6G、7G、10G……

他們都是怎麼吹Helium的

通過本文上述分析,我們應該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LoRaWAN會被越來越多的物聯網項目採用(而且主要還是物聯網本身的業務增量太大),但它們沒必要加入Helium的LoRaWAN網路。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投研機構/媒體/KOL都是怎麼吹Helium的,可以反向避坑了。

crypto投研媒體Coinmonks上個月寫了一篇《Helium網路和LoRaWAN技術的未來》,認為LoRa和LoRaWAN將在2028年達到255億美元市場規模,而Helium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LoRaWAN網路,並且未來還可能連接數十億的設備。

區塊鏈分析公司Messari不僅此前在項目研報中看好,今年更是力推DePIN敘事,而Helium則是DePIN敘事之下的DeWi(去中心化無線網路)概念的領頭羊。

老外的投研媒體 (只是特指媒體,非投資機構)普遍比較水,我們直接忽略。值得參考的是區塊律動在上上個月發布的《明星公鏈的陨落,Helium做錯了什麼?》,分析得比較全面。

正文總結下來就是「Helium是不懂區塊鏈的團隊做的,所以錯過了很多公鏈的機會」,最後給出的結論卻異常謹慎------「而Helium能否借此機會重新在市場上找回自己的主動權,相信每一個人都很期待Helium給出的答案」。這個看起來像是最後臨時添了一筆的誰也不得罪的回答,我沒法兒表示認同,也無從反駁……只能說還是挺有參考價值。

然而再往前追溯,國內關於Helium的較有影響力的投研文章是吳說區塊鏈的《了解物聯網龍頭Helium:運行與激勵邏輯 優點與缺點》。作者認為「並非所有事物都要去中心化,似乎Helium作為一個中心化分佈式的產品,在工業物聯網領域會有更好的發展」。雖然他對物聯網行業的認知基本來自於項方的引導,但還是非常懂區塊鏈。

國內關於Helium的最有影響力的投研文章應該是頭等艙的研報,認為「當前在圈內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並且近期(2021年8月份)業務增長速度十分迅速,處於持續的上升通道。因此,值得關注」。頭等艙的研報是給Helium的官方文檔做了個ChatGPT式的提煉 ,全程被官方牽著鼻子遛了一圈。

不過也不能苛求頭等艙的水平,畢竟同時期a16z牽頭投資Helium共1.1億美元,理由是相比傳統電信基礎設施,Helium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快速地冷啟動,「我們為Helium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全面5G連接的潛力感到興奮」。

總結一下Helium可以吹的點:它在物聯網上很有潛力。然而物聯網硬體的奇點時刻已經到來了,它的發展趨勢顯然不是接入Helium這種第三方的網路。

Whistle的研究方式及未來規劃

從Messari到頭等艙到a16z,他們在Helium上的誤判很不應該,認知基本沒有跳出閱讀項方文檔的範圍,那就永遠只能被項方牽著鼻子走到他們想讓你去的地方。

crypto行業在走向規範化的同時也夾雜了一些弊端,那就是嘗試用分析生豬產業的方式分析crypto行業,甚至實際表現比生豬行研更簡陋。

生豬市場非常成熟,影響因子及之間的聯動關係早就被研究透了,所以一個暑期實習生可以像解算術題一樣去分析,最後也能得出八九不離十的結論。

而crypto行業是正在發生變革的前沿領域,有效的知識往往分散在最前沿的行動者身上,這些局部知識可能是相互抵觸甚至錯誤的,但它至少是局部真實的,所以兼聽則明。

作為還沒有清晰規律的動態變化中的複雜系統的crypto行業,理應有更複雜的分析方式,但現在crypto行業的研報甚至比分析生豬市場還簡單粗暴,至少生豬行研有相當一部分篇幅是在探討各因子之間的聯動關係。

這種研報採用的「6大維度、48個指標」之類的研究方式,純粹是金融民工批量生產的工具,一個熟練技工日产三篇不成問題。不過在學習氛圍濃厚的crypto行業,它能讓外行的讀者只需要花10分鐘就可以對另一個外行侃侃而談。

當然本文不是在教行業怎麼做研究,只是指出什麼樣的研究是不正確的,以及我們認為哪種研究方式是在正確的方向上。

行業迭代是由行業的底層邏輯驅動的,但市場的注意力從來都是在最表層,如果你只根據市場的音量來作為參考,往往會成為接盤者。

「刺耳的Whistle」不是布道者,只是作為與你平等的對話者,發出一些真實的聲音(雖然多是刺耳的哨音)。所以我們不會發布面面俱到或四平八穩的研報,我們會尖刻地judge他人的觀點或項目,也歡迎他人尖刻地judge我們(但拒絕一哄而上又各不認帳的麻雀戰)。

我們不保證發出的聲音100%的正確(但會盡量努力),更不追求100%的嚴謹完善(這一點直接放棄),只看核心觀點是否擊中你,你同意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你是否有所啟發(哪怕是短暫懷疑後更堅定了)。

現階段我們人力有限,所以專注於對上一輪和上上一輪中本該淘汰的東西發表暴論,這是表現我們水平的最划算的方式。真正有建設性的前沿探討(如ZK),還需要更多有真知灼見的朋友的加入。

歡迎關注「刺耳的Whistle」,一個說真話(但不一定正確)的crypto行業自媒體。

另外申明一點:我們只評價項目的好壞,不討論幣價,因為幣價往往取決於項方的拉盤意願,這誰能預料得到。

論從根兒上就不行的 Helium 為什麼不行,兼論 Web3 行研方法

Dự án liên quan

Tin tức mới nhất

Không có dữ liệu

Tài chính và đầu tư gần đây

Xem thêm
$10M 10-09
$5M 10-09
$11M 10-09

Token được phát hành gần đây

Xem thêm
10-08
KGeN KGEN
10-07
10-07

𝕏 Sự quan tâm mới nhất

Xem thêm